中美简历基本信息的差异
国内需要更具体的个人基本信息:
照片
是否是党员
性别
年龄
等基本信息一应俱全。
美国仅需要:
姓名
联系方式
这些基本上就足够。
美国更看重工作经历
在 CS 岗位尤其是社招,相对于学历美国的公司实际上更看重 work experience。所以怎么写好这些经历实际上是重中之重。那么怎么写好这部分呢?下面是我的经验总结。
每一个工作经历一般包含以下部分,根据我的经验第一个工作经历最重要。因为面试官一般都很懒,所以会详细看第一个经历,下面的会一扫而过。
▍工作单位 Company
工作单位当然是越出名越好,因为可以为你背书。
▍职位 Position
一般为 Software Engineer,或者 Senior / Staff ... 等。
▍主要负责的工作 Description
这一部分是重点。也就是大家分条写的那些点。
一般来讲我看过的简历里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。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就是描述其工作内容时一定要有产品化思维。即要让人知道做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,而不是仅仅描述此事情本身。
1)产品化思维
每个小点都是描述你在一个项目中具体负责的部分。包括三个具体的部分【开头】【中部】【结尾】。这三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,对你这个小点就会做一个非常好的总结。关于具体这个 3 个部分是什么,每个人的每份简历都不一样。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联系我帮你分析你的简历。
2)engineering 细节
这个另外一个美国简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。国内的习惯是是希望这些内容 scope 越大越好,做的项目越宏伟说明你越 NB;而美国的简历根据我的经历是越细节、越深入越能体现你的 seniority。
▍技能 skill sets
这个地方也是很多简历容易犯错的地方。首先我们来看一些错误的例子。
错误一:列出市面上所有流行的语言/框架 ❌
这份简历几乎是把市面上现阶段所有流行的语言/框架等全部列了个遍。如果不是应聘 staff software engineer 或以上级别外加 10 年以上工作经验,我很难相信这个 skill sets 的真实含金量。
同时,这样做也非常危险。因为如果面试官随便考察里面某一个内容的基础,如果没有答出来就显得很尴尬。例如
错误二:列出大量和 software engineering 不相关的内容
列出来了大量不相关的内容,包括(但不限于)Windows XP,MS Office,Visio 等等。这些在我看来是面试前台或者助理需要的技能栈。作为 engineer 默认都是需要会或者可以快速学会的技能。
如果有这些基础内容在上面,在我看来是减分项。
再来谈一下 headline。有很多简历喜欢在头部一个 headline 或者 summary。
因为如果你的学历、工作经历、项目经历等 session 不能让面试官自己迅速总结出来这个,那这就是一份无效的简历。所以再加上这个 summary 有些画蛇添足。另外让本来就不多的一页纸变得更少,以至于没有足够的地方来写最重要的内容:主要负责的工作 description。
最后说说我认为的美国 CS 简历除了工作经历,其他我最看重的一点:相关性 relevance。即根据不同的 job description,你的简历名称,以及每个 session 的命名和具体内容都要做微调。所以“一份简历走天下”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。
除了根据自己每年的工作经历的变化更新简历,根据不同的 job description 来更新简历也更有必要。如果这方面你还需要详细的指导可以联系我,Uoffer可以帮你进行一对一的简历修改。